关于校级教学名师、优秀教学团队申报,河北省普通本科院校教学名师、优秀教学团队推荐工作的通知 | ||||||||
| ||||||||
各教学单位: 根据《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20 年河北省普通本科院校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学团队遴选工作的通知》(附件1)文件精神和《承德医学院校级教学名师评选办法(试行)》(附件2)《承德医学院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附件3),现组织开展校级教学名师、优秀教学团队遴选和河北省普通本科院校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学团队推荐工作。 一、校级名师 (一)评选范围 校级教学名师的评选的主要范围为长期承担教学任务的一线教师。在我校从事教学工作五年以上,在近3个学年中连续承担理论课(实验课)教学任务,并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 (二)评选条件 1.政治立场坚定,师德高尚,教书育人,实践育人,为人师表,教风端正,治学严谨,事业心强,富有创新和团队协作精神。 2.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形成了一个教学效果好且充分展现德育为先、教学内容科学、教学艺术和魅力突出的个人教学风格。 3.课堂教学管理严格,学生出勤率高(以教务处抽查等结果为依据)。 4.教学效果好,在近三个学年学生教学质量评价中,连续三次被评为优秀授课教师且学生评优率在80%以上。 5.在近三个学年中,主持过一个以上市级以上教改项目并发表1篇以上高质量的教改教研论文或出版具一定影响的教改教研专著或为省级以上教学工程建设项目负责人或为省级教学成果获奖前三人。 6.在近三个学年中,担任规划教材主编或者副主编。 7.近三个学年中主持一项以上省级科研项目并以第一作者发表2篇以上科研论文(其中1篇为核心期刊)或为省级以上科研获奖前三人。 8.自觉指导和帮助中青年教师不断提高授课水平,重视教学队伍建设,作为课程主持人或主讲教师在该学科领域及形成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方面做出突出贡献或为大学生科研省级特等奖指导教师。 (三)评选周期及名额 校级教学名师的评选周期为3年一届,动态管理;每届教学名师的评选人数控制在10人以内。已取得省级教学名师资格的教师,本人申请提交近三年教学工作业绩经专家审议后自然入选。 二、校级优秀教学团队 (一)团队岗位设置 原则上每个专业教学团队设置9-15人。其中团队带头人1-2人,骨干教师4-6人,其他教学人员2-4人,兼职教师2-3人。 (二)申报条件 1.基本要求--团队的组成可根据各学科(专业)的具体情况,以教研室、研究所、实验中心、教学基地和实训基地等为建设单位,以系列课程或专业为建设平台,在多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形成团队,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良好的合作精神和梯队结构,老中青搭配、职称和知识结构合理,在指导和激励中青年教师提高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方面成效显著。 2.团队带头人--带头人应为本学科(专业)的专家,具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性学术思想;长期致力于本团队课程建设,坚持在本校教学第一线为本科生授课。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较好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一名专家只能担任一个教学团队的带头人。 3.教学工作--教学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了解学科(专业)、行业现状,追踪学科(专业)前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科学,教学手段先进,重视实验实践性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在教学工作中有强烈的质量意识和完整、有效、可持续改进的教学质量管理措施,教学效果好,团队无教学事故。 4.教学研究--积极参加教学改革与创新,参加过省部级以上教改项目,如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新世纪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双语课程改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获得过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励。 5.教材建设--重视教材建设和教材研究,承担过省部级以上规划教材编写任务。教材使用效果好,获得过优秀教材奖等相关奖励。 三、省教学名师 (一)申报条件。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人师表,师德高尚;长期从事一线教学工作,培养优秀青少年有突出贡献;对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有重要创新,教学成果和教育质量突出;在教育领域和社会上享有较高声望,师生群众公认。同时应具备以下条件: 1.申报教学名师人选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近 5 学年(2014-2018 学年)主讲课程的平均课堂教学工作量不少于96 学时/学年,其中每学年必须为本科生主讲一门课程(医学专业任课教师按教学时数计算,本科教学工作量平均不少于60 学时/学年,含案例教学和临床带教)。 2.非现任校级领导。 (二)推荐范围及数量。在校级教学名师的基础上择优推荐申报1名。 四、省优秀教学团队 (一)申报条件 1.团队及组成。团队全体成员具有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以课程组、教研室等为建设单位,以课程或专业为建设平台,在多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形成团队,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良好的合作精神和梯队结构,老中青搭配、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和知识结构合理,在指导和激励中青年教师提高政治素质、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方面成效显著。团队规模适度。 2.带头人。在本专业领域内有较大影响,长期致力于本团队课程建设,坚持在本校教学第一线为本科生授课。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较好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鼓励支持省级教学名师担任教学团队的带头人。 3.教学工作。团队教学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了解专业、行业现状,追踪学科专业前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科学,教学手段先进,重视实践性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建设有省级以上精品课、视频公开课和网络在线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学,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好,无教学事故。 4.教学研究。积极参加教学改革与创新,参加过省级以上教改项目,如本科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新工科项目、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项目、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等,获得过省级教学成果奖励。 5.教材建设。重视教材建设、教材研究和教材使用。教材使用严格遵守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效果好。 (二)推荐范围及数量。在校级教学团队的基础上择优推荐申报1名。 五、材料报送要求 由于是差额,请有意申报者认真准备相关申报材料,涉及需相关部门材料认定的请联系相关部门,交所在教学单位。教学院系部(处)集中报送《推荐汇总表》等材料,不受理个人申报。 1.时间要求。校级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学团队申报截止到2020 年7月17 日下午四点前。申报省教学名师及省教学团队者,等学校评审推荐结果出来后填写申报表和准备相关材料。 2.纸质版材料:《承德医学院校级教学名师申报表》(附件4)和《承德医学院优秀教学团队》(附件5)及其附件,一式一份,A4正反面打印,左侧装订。省级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学团队申报表(附件6、7)(一式七份);推荐汇总表(附件8)、学校党委对推荐对象政治表现的书面意见、申报表附件(各一式1 份)。表格中所涉及项目、奖励、教材等,截止时间是2020年6月30日。 3.电子版材料(纸质版内容完全一致)发高教室邮箱yxjyyj@cdmc.edu.cn。 4.材料报送地址:行政楼401高等医学教育研究室办公室。 六、联系方式 0314-2291196, 0314-2291699, 0314-2290651。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